保温管道种类
埋地蒸汽管道保温结构形式主要有内滑动式和外滑动式。钢套钢地埋蒸汽保温管内滑动式结构,滑动面在工作管外表面与硬质保温层内表面,保温材料和外护管相对不动。外滑动式结构,滑动面在外护管内表面,软质的保温材料随工作管及支撑环一起在外套管内滑动。埋地蒸汽管道工程在咨询了大量工程实例后结合实际情况(本设计在沿海地区)采用了内滑动式复合保温结构。保温结构为:工作管+硅酸钙瓦+聚氨酯泡沫塑料+外护层。该保温结构要注意保证复合保温层界面温度小于外层保温层允许工作温度的90%以下。
埋地蒸汽管道布置安装规范求是什么?一般安装蒸汽管道应敷设在架空,不敷设沟槽,不得埋地敷设。装置系统进入厂区的主蒸汽管一般布置在管架上层。蒸汽管布置如下:
1)蒸汽支管从蒸汽总管顶部连接,支管上的截断阀应安装在靠近主管的水平管段上,以避免液体储存;
2)支管不得与蒸汽管连接,其他用途蒸汽要求严格;
3) 疏水阀或(及)疏水阀应根据蒸汽支管低点的不同情况设置;
4)支管不应在该类型上引出,蒸汽管道补偿器,当支管在靠近两侧的直管上拔出时,型补偿器,支管不得妨碍主管变形或位移。由于主管热膨胀引起支管出口点位移,不应使支管承受过大的应力或过大的位移。
5)进入装置的饱和蒸汽总管,在装置侧边界附近设置汽水分离器,在分水器下部设置定期排水措施。过热蒸汽总管进入装置,一般不允许分水器。多排伴汽管分组布置,配水管设置,配水管蒸汽从附近的主管连接;
6)直接排入大气的蒸汽放空管,在管道下端弯头附近开φ6mm排水孔,与DN15连接的管道应引至排水沟、漏斗等适当位置。如果排气管配备消声器,消声器底部应配备DN15排水管,并与排气管连接。排风管应设置导、轴承支架;
7)设计应注意补偿距离的合理性。例如本设计中补偿器长度1.4m(可补偿距离33m),固定墩长度2m,按常规管长12m、9m计算,两固定点的间距定为27.4m或30.4m,补口数量为4个,而本设计根据总的距离及每个补偿器可补偿的距离,固定点的间距定为31.5m,造成每个固定点之间增加2个补口,增加了劳动强度及泄漏点,所以应该根据补偿器尺寸、管长、固定敦长度确定补偿距离。
8)固定支座有内固定支座、外固定支座、内外固定支座三种。内固定即内管固定,内管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固定在外保护管上,充分利用外保护管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外保护管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来使内管固定,可节省钢筋混凝土支墩但只有以钢管作为外保护管才可能采用内固定形式。内固定支座优点是减小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但无法解决冷桥问题和热流外泄问题。外固定即工作钢管和外保护管同时固定,在每一段管道和补偿器的两端,要设两个钢筋混凝土支墩,保证管道的固定。“塑套钢”和“玻璃钢套钢”保温结构必须采取这种固定形式。外固定支座可以解决冷桥问题和热流外泄问题,但固定敦尺寸按纯理论计算很大,理论和实践证明在允许固定墩微量的位移时可以大大减小将固定敦承受的推力。
本文链接:http://www.516176.cn/jswd/249.html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